半岛官网app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9-05-07 浏览:478


半岛官网app 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010022110

课程类别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

课程性质

公共课

课程学分

4学分

课程学时

64学时

修读学期

第二学期、第三学期

核心课程

执笔人

郭文芬

审核人

杨惠

1.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后进行。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以及其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提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服务的本领。

2.2.1知识能力:学生能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2职业能力: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相应的能力。

2.2.3方法能力:学生能够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分析中,充分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课程设计既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又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注重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契合,力求科学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理性思辨与感性体悟相结合,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使概论课成为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的一门课。

本课程共十四章,分两学期,每周2课时,共64课时。

序号

学习情境名称

学时分配

1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6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3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4

阶段考

2

5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

6

邓小平理论

6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8

科学发展观

3

9

阶段考

2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重要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6

1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

1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0

13

阶段考

2

1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15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

16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

17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2

18

阶段考

2

合计

64

4.教学方法建议

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提问、讨论、播放教学录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对理论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的理论观点。

  1. 讨论式教学法: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围绕教师事先拟定的思考题,让学生分析,充分研究讨论;二是由学生即时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问题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热点来设定,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

  3. 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包括丰富文字、音像、图片、动画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5.教学条件

    5.1学生的能力基础要求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2师资的要求

    本课程任课教师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历史学、哲学等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良好,符合高校教师任职条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5.3教学资源的要求

    课堂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黑板或活动白板、卡纸等,最好有活动桌椅,以便于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

    6.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通过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包括考勤、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作业等,详细做记录。旨在考核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是否对国情、社情和民情和世情有所了解,从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1考核内容及分值

任务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分值权重

过程考核

日常教学记录

课堂出勤、听课表现、阅读资料、新闻播评、作业等

40%

结果考核

考试结果

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

60%

6.2评分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及考核分值

考核内容

过程评价

平时表现20%

课堂出勤 、听课情况、讨论互动、阅读资料等。

课堂新闻、作业20%

1.课堂新闻,分组播报,新闻内容为近1-2周内的新闻,娱乐和体育新闻除外,要求宣扬正能量

2.作业上交情况,作业质量情况

结果评价

期中考核30%

综合考核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核30%

得分总计:100

7.其他说明

附件: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进程安排.doc

Baidu
map